海水入侵監測與評價技術規程            
            
                    
                    發布時間:2021-03-17                    
                    330                
              《海水入侵監測與評價技術規程》規定了海水入侵監測與評價實施過程中的監測方案設計、監測內容與方法、現狀評價和監測資料匯總的技術要求。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海岸帶和海島的海水入侵監測與評價。以下是中科檢測對內容的簡要解讀。
  海水入侵是由于自然或人為原因,海岸帶地下水動力條件變化,使地下含水層中的淡水與海水之間的平衡遭到破壞,導致海水或與海水有水力聯系的高礦化地下咸水沿含水層向內陸擴侵的現象。
一、海水入侵監測方案
  1、總則
  監測井構成監測斷面,監測斷面構成監測網。在監測網布設前,應收集相關水文、地質及水文地質資料。監測網的布設應兼顧科學性、經濟性、可操作性。
  2、監測斷面布設
  3、監測井布設
二、監測內容與方法
  1、常規監測
  常規監測內容包括:地下水水位、地下水氯離子濃度、地下水溶解性總固體、地下水電導率、地下水溫度。
  可選監測內容包括:pH、鉀、鈉、鈣、鎂、硼、鍶、氟、溴、碘、硫酸鹽、硝酸鹽、碳酸鹽、碳酸氫鹽、氧同位素(18O)、氫同位素(2H)。
  2、常規監測頻率
  監測頻率應每季度監測1次。考慮實際監測情況監測頻率不應少于每年2次,應保證在枯水期和豐水期各監測1次。
三、海水入侵自動監測
  自動監測指標應包括:地下水電導率、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水溫。
  自動監測頻率:海水入侵自動監測頻率應按不同監測目的和要求來確定,監測頻率應以1次/小時至2次/天為宜。
四、海水入侵現狀評價
  1、評價要求
  現狀評價應根據監測數據,評價區域海水入侵災害的入侵距離、入侵范圍、入侵程度及趨勢,繪制海水入侵現狀評價圖。
  2、評價指標
  海水入侵現狀評價應根據以下評價指標確定海水入侵的入侵距離、入侵范圍和入侵程度:
  a)常規監測:地下水氯離子濃度;
  b)自動監測:地下水電導率(25℃)。
  3、評價方法
  包括:海水入侵程度等級評價、入侵距離、入侵面積、趨勢分析等
五、海水入侵監測資料匯總
  資料內容包括:照片、原始監測數據、相關圖件和其他要求。
            相關資訊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
          GB 3097-1997 海水水質標準 
        
                
          >
          WS 310.3-2016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  
        
                
          >
          NB/T 31004-2011 風力發電機組振動狀態監測導則 
        
                
          >
          GBZ 128-2019  職業性外照射個人監測規范  
        
                
          >
          GB17378.7-2007  海洋監測規范 第 7部分: 近海污染生態調查和生物監測  
        
                
          >
          GB/T 30706-2014 可見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測試方法及評價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