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碳源檢測報告 污水復合碳源配方            
            
                    
                    發布時間:2022-09-26                    
                    455                
              復合碳源一般用作污水處理,辦理CMA復合碳源檢測報告,可以咨詢第三方水處理劑檢測機構-中科檢測,同時提供專業的污水復合碳源配方分析服務。
復合碳源檢測項目
  化學性質、物理性質、濃度、MSDS報告、成分分析、微生物指標、重金屬指標等。
復合碳源檢測標準
  T/NAIA 095-2021水處理用復合碳源
  T/SCSX 0102-2020《水處理劑 復合碳源》團體標準
  T/EERT 015-2021污廢水處理用 復合碳源
  HG/T 5960-2021廢(污)水處理用復合碳源
	 

污水復合碳源配方
  復合碳源為可再生物質發酵而成,綠色環保。生物碳源作為反硝化碳源,功能性組分豐富,有利于不同菌屬的反硝化菌吸收利用,新型復合利用有效率可達 100%。
  1、生物碳源中的主要成分為分子量小的極陽性分子,極易擴散, 通過生物膜,吸收率遠大于分子量大的極性分子。
  2、生物碳源中的主要成分容易形成DHA-P(二羥基丙酮磷酸), DHA-P 是脫氮除磷的關鍵物質,相比其他碳源,縮短了這些物質轉化成DHA-P 的代謝時間,間接的提高了生化系統脫氮除磷的效率。
  3、新型復合在微生物細胞內代謝途徑具有多樣性。
污水處理為什么加入復合碳源
  污水中加入復合碳源還有其他好處。可以改善污水中的污漬,提高淤泥的親和力,這個效果比傳統的尿素效果更明顯,實驗證明加入復合碳源對污漬去處理提高2-3倍。
  和原來加入傳統碳源或者乙酸鈉相比,水中缺少COD和BOD反硝化細菌群的數量會大大減少,需要加入更多的乙酸鈉產品,污水處理的成本會大大增加,所以說在污水處理中使用復合碳源綜合使用成本會大大降低,除氮的效果會更好!
復合碳源適用范圍
  新型復合碳源其本質為碳營養物質,它能夠
  1、被生物吸收利用生成續保的微生物;
  2、在生化的廢水中,投加生物活性碳源,能夠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3、用作反硝化作用的電子供體;
  4、在磷過剩時,新型復合碳源能夠更好的形成PHB(聚-β-羥丁酸);
  廣泛用于城市污水、屠宰、食品、金屬表面、電鍍等行業的生化污水處理。
  水處理劑檢測機構-中科檢測,具備復合碳源檢測資質能力,可以根據檢測項目標準要求測試,出具CMA檢測報告。
            相關資訊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
          JC/T 2421-2017 建筑用膨脹珍珠巖保溫裝飾復合板 
        
                
          >
          GB/T 38534-2020 定向纖維增強聚合物基復合材料超低溫拉伸性能試驗方法 
        
                
          >
          GB/T 28118-2011 食品包裝用塑料與鋁箔復合膜、袋  
        
                
          >
          HG/T 5562-2019  水處理劑 過硫酸氫鉀復合粉  
        
                
          >
          GB/T 26743-2011 結構工程用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
        
                
          >
          GB/T 42655-2023 連續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高溫壓縮性能試驗方法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