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離子抗菌液檢測方法 銀離子抗菌液如何抗菌殺毒?            
            
                    
                    發布時間:2022-09-14                    
                    405                
              銀具有天然抗菌、防霉、消毒等作用,而且得到了很多科學證明。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銀具有“安五臟,定心神,治驚悸,堅骨,明目”功效。
  銀離子是銀原子失去一個或一個以上電子形成的帶正電荷的陽離子,如Ag+、Ag2+、Ag3+等。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存在,銀離子具有氧化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殺菌消毒等。
銀離子抗菌液如何抗菌殺毒?
  銀離子抗菌消毒的機理主要有兩種:一是接觸殺菌,二是催化殺菌。
  接觸殺菌是指銀離子與細胞接觸發生反應,造成細菌固有成分被破壞或產生功能障礙,導致細菌死亡,無法生長繁殖。
  這主要是因為微生物的細胞膜大多數帶有負電荷,銀離子帶正電荷,能夠依靠靜電吸引力牢固吸附在細胞膜上,并且能夠進一步穿透細胞壁進入細菌細胞膜內,并與細菌中的巰基反應,導致細菌的蛋白質凝固,破壞細菌的細胞和成酶的活性,使細胞喪失分裂繁殖能力而死亡。當細菌菌體失去活性后,銀離子又會從菌體中游離出來,重復進行殺菌活動,做到持久抗菌的效果。
  催化殺菌則是指在光的作用下,銀離子能起到催化活性中心的作用,催化水分子和空氣中的氧發生反應,形成活性氧自由基,這些具有強氧化性的自由基可以在短時間內破壞細菌的增殖能力,致使細胞死亡,從而達到抗菌的目的。有研究顯示,銀離子的抗菌效果主要通過第一種機理實現,也就是接觸殺菌。
	
	 
	
	 
	

銀離子抗菌液檢測標準
  HG/T 4317-2012含銀抗菌溶液
		 
	銀離子抗菌液檢測方法
  將含銀抗菌溶液按標稱濃度用蒸餾水稀釋至10mg/L,按附錄A的方法進行30min的接觸抗菌試驗,對兩種菌的抗菌率均應不低于90%,判為抗菌指標合格。
	
	
  中科檢測深耕檢測行業多年,在消毒產品有效成分檢測方面累積豐富的經驗,能夠出具具有CMA、CNAS資質的銀離子抗菌液檢測報告。銀離子抗菌液檢測單位
我司助力幫助企業和消費者快速確定消毒產品有效成分,突破生產瓶頸,保障人身安全。菌率均應不低于90%,判為抗菌指標合格。
相關資訊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
          GB/T 20975.25-2020  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第25部分:元素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
          GB/T 37883-2019  水處理劑中鉻、鎘、鉛、砷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ICP-OES)法  
        
                
          >
          GB/T 37883-2019 水處理劑中鉻、鎘、鉛、砷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ICP-OES)法 
        
                
          >
          GB/T 21057-2007  無機化工產品中氟含量測定的通用方法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  
        
                
          >
          GB/T 28191-2011 表面活性劑 洗滌劑 對酸解穩定的陰離子活性物 痕量的測定?
        
                
          >
          ?GB/T 24800.13-2009 化妝品中亞硝酸鹽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
      
     
                 
                 
                                 
                             
                                 
                                 
                                 
                                 
                                 
                                 
                                 
                             
                             
                             
                             
                             
                             
                             
                             
                             
                             
                 
                 
                 
                 
           
           
           
           
                 
                 
                 
                 
             
             
             
             
            